这两天,舆论场里关于“集采药”的话题沸沸扬扬。今年地方两会上,有多位政协委员关注到集采药品的质量和疗效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基于临床实践的经验和生活中的个体感受。有本职工作是医生的委员坦言,在这么低价情况下,药物质量可能不稳定,比如“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病人不睡、肠道准备的泻药不泻或者量不够”。看着密密麻麻的跟帖,不少网友心有戚戚:集采药效果似乎真的不如...
这两天,舆论场里关于“集采药”的话题沸沸扬扬。
今年地方两会上,有多位政协委员关注到集采药品的质量和疗效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基于临床实践的经验和生活中的个体感受。
有本职工作是医生的委员坦言,在这么低价情况下,药物质量可能不稳定,比如“抗生素过敏、血压不降、麻醉药病人不睡、肠道准备的泻药不泻或者量不够”。
看着密密麻麻的跟帖,不少网友心有戚戚:集采药效果似乎真的不如进口药或原研药。不少人甚至觉得,集采制度本身就是最大的锅。毕竟,谁都懂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钱是降下来了,货还能好用么?
这个道理,很符合大众直觉和经济学常识,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成立,但在药品领域,还真未必。
为啥这么说?有个基本逻辑需要澄清:集采制度本身和集采药品质量,其实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混为一谈反而会模糊讨论的焦点。
一个已被多起案件证实的情况是:我们用的部分药品,存在着价格虚高的情况,背后往往牵扯腐败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带金销售”:医药代理商为了让药品进医院而送出的回扣,最终都转化为经营成本,导致药价虚高。但问题是,这部分虚高的价格,大部分由代理商获取了,生产企业并没有获得相应收入。这就导向了一个吊诡的局面:药品价格上去了,药品质量却没跟上。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站在代理商立场上,从生产企业拿货的底价和其销售价之间的价差越大、适应症越万能,就越是“好药”。前两天国家医保局的官员说得更直接:虚高的价格原来就没有形成企业利润,没有用在质量上,没有用来研发创新药,而是进入了中纪委专题片中腐败分子家中的夹墙里。
恰恰是集采制度,跳过了代理商环节,通过公开竞争,让中标药品直接进医院。这就挤掉了很大一部分价格水分,大幅降低了用药成本,特别是一些终身服药的慢病患者和收入不宽裕的群体,受益很大,也有能力负担更高级的药物了。
所以说,妖魔化集采制度,真没必要。
但社会对集采药效的担心,确实也是客观存在的。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朴素的信息焦虑:集采药里有多少是仿制药?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差别到底是什么?实际药效如何?不少人其实并不知情,也不知道能从什么渠道获取信息,来填补这种焦虑。
而且,医药集采药效和患者体验之间,常常存在着一种感受上的温度差。普通人没有医疗机构相关的检验条件,对药效的感知常常依赖一种直观的“体感”:过去好像一天就好了,如今两天才好,是不是集采药效的问题?未知引发焦虑,焦虑带来恐慌,是一种常见的链路。特别是社交媒体的“信息茧房”效应,会进一步集合、放大这样的恐慌。
其实,为提高仿制药质量,中国自2016年起,就开展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指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
具体来讲,一致性评价需同时满足药学等效性和生物等效性两方面。能够过评,是参与集采的基础门槛。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数据,目前,全国每年抽检各类药品 20 多万批次,总合格率连续多年稳定在 99% 以上。
当然,有一些业内的担忧考虑到了更高质量的医疗诉求:现行一致性评价缺乏临床等效性研究,不等同于高质量保证,需要更高要求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
更进一步讲,对药效的一致性评估,也不能完全一劳永逸。有医疗人士曾建议,一致性评价不能成为一次性评价,必须长期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尤其慢性病药物的副作用潜伏期更久。
回看这次上海两会上委员们的联合提案,也是强调了要严管控整个药品质量的监管体系,确保药物和一致性评价过程中的各项药效完全相同;完整公示一致性检测结果,不仅局限于简单的名录列举;建立统一的反馈平台,收集临床医生对于集采药品使用的药效情况及意见,及时反馈等。
归结到底,这些提案表现出一种一致性的努力:要填补公众、医疗一线和集采药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差和感受度。
这不仅仅意在消除一些没有必要的恐慌,让大家能更放心地用药,更是为了形成共识,从而让不同社会主体能够“握指成拳”地合力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集采药的质量,不仅仅关乎集采制度,其实也和药品研发、药品质量监管、药品使用等环节息息相关,这就涉及企业、药监、医院等不同主体。有业内人士就建议,应该由医保和药监等多部门配合,对原研药与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评价作出更细致、有说服力的解释。
这种解释,显然不能停留在政策和文本层面,更要听到一线的声音,这同样是消减信息差的过程。真实的反馈,往往是查漏补缺、消除恐慌的最重要依据。目前来看,如何让研究在设计上更合理,能够纳入更多不同方面的声音,让论证更加充分,仍需更多积极有为的制度安排。
其实,无论是两会上的委员建言、网友的跟帖讲述,还是医疗专家的意见和科普,亦或是相关部门对社会监督的积极回应,都是一次次“有为”的努力。
这同样基于一个朴素的道理:开诚布公地讨论问题,才有更多的可能去更好地解决问题。
本文地址: http://ssjlkfyy.cn/post/1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