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伊拉克巴士拉1月7日电 通讯丨相信巴士拉的天空会更蓝——访伊拉克中企作业油田项目新华社记者段敏夫这是2024年12月27日在位于伊拉克巴士拉省的赖塔维油田拍摄的巴士拉天然气处理厂项目。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现在巴士拉的空气可好多了。”尽管冬季的清晨寒风刺骨,伊拉克石油工程师胡赛姆在上班路上习惯摇下车窗,呼吸着窗外的新鲜空气。伊拉克油气资源丰富,油气产...
新华社伊拉克巴士拉1月7日电 通讯丨相信巴士拉的天空会更蓝——访伊拉克中企作业油田项目
新华社记者段敏夫
这是2024年12月27日在位于伊拉克巴士拉省的赖塔维油田拍摄的巴士拉天然气处理厂项目。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现在巴士拉的空气可好多了。”尽管冬季的清晨寒风刺骨,伊拉克石油工程师胡赛姆在上班路上习惯摇下车窗,呼吸着窗外的新鲜空气。
伊拉克油气资源丰富,油气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然而,缺乏绿色环保的能源开发模式和严重的伴生气放空燃烧等现象,让巴士拉等伊拉克重要石油产区空气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中资企业在伊拉克承建一系列绿色油田项目,助力当地能源高效和绿色开发,当地民众亲切地将这些项目称为“蓝天工程”。
这是2024年12月27日在位于伊拉克巴士拉省的赖塔维油田拍摄的巴士拉天然气处理厂项目。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伊拉克每年浪费的天然气量高达170亿立方米。在赖塔维油田,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巴士拉天然气处理厂项目首列伴生气处理装置运行平稳,收集和处理来自鲁迈拉、祖拜尔和西古尔纳-1油田的伴生气,经过脱硫、脱汞、脱水、生物菌硫磺回收和尾气处理等工艺,每天可产出约440万立方米干气和2600吨液化石油气。
项目经理孙保军告诉记者,伊拉克长期饱受电力短缺之苦,经巴士拉天然气处理厂回收并外输的干气将为周边电厂提供发电燃料。第二列处理装置投产后,该项目的伴生气处理能力可达每年40亿立方米,将显著降低油田硫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4年12月27日,孙保军(左)在位于伊拉克巴士拉省赖塔维油田的巴士拉天然气处理厂项目现场巡检。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作为当地重要绿色能源工程之一,巴士拉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受到伊拉克石油部高度关注。伊石油部长哈扬·阿卜杜勒·加尼在出席投产仪式时表示,该项目有效减少了伴生气直接焚烧带来的污染,对促进伊拉克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当地民生和保护环境意义重大。
因凝析油分离装置缺乏和燃烧不充分等问题,鲁迈拉油田老旧放空火炬燃烧产生大量黑烟,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当地民众身体健康。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火炬升级改造项目新建低压火炬系统,回收凝析油和可利用气体,可有效消除由燃烧产生的黑烟,净化周边环境。已启动的5个脱气站的火炬升级改造项目将于2025年2月陆续竣工投用。“相信那时候巴士拉的天空会更蓝、空气会更好。”项目经理王景阳说。
2024年12月27日,中方工作人员在位于伊拉克巴士拉省的鲁迈拉油田火炬升级改造项目现场工作。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我们用中国技术助力伊拉克油气绿色发展。”项目经理王文灿说。在鲁迈拉油田,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日照优势,对接伊拉克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引进中国先进光伏技术,在米什里夫·古赖纳特原油处理设施项目建成一座装机容量1兆瓦、并配备4兆瓦时储能系统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约160万千瓦时,不仅能满足作业高峰期营地全天候生活和办公用电,还能兼顾部分生产用电需求。该光伏电站建成后有效改变了当地用柴油发电机供电的单一电力供应模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吨。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东地区公司副总经理王向辉表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企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希望为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作出贡献”。
这是2024年12月28日在伊拉克巴士拉省鲁迈拉油田拍摄的米什里夫·古赖纳特原油处理设施项目光伏电站。新华社记者 段敏夫 摄
责编:秦雅楠、王瑞景
本文地址: http://ssjlkfyy.cn/post/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