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根据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公告,对国泰君安(601211.SH;02611.HK)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600837.SH;06837.HK)一事,其审议结果为“本次交易符合重组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稍后,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公告称,本次交易尚需证监会及其他有权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注册或同意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
1月9日下午,根据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公告,对国泰君安(601211.SH;02611.HK)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600837.SH;06837.HK)一事,其审议结果为“本次交易符合重组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稍后,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公告称,本次交易尚需证监会及其他有权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注册或同意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需要关注的是,当日还有网络传言“国君+海通”合并后的公司名称为“上海国际证券”。1月9日晚,接近国泰君安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该传言不属实,合并后公司名称尚未确定。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不仅成为2025年首个过会的并购重组项目,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的上市券商整合案例。在轰动A股、港股两大资本市场的同时,其流程和操作都备受关注,有望成为“新国九条”后券业整体并购趋势的范本,也是资本市场中具有标杆和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
图片来源:截图自上交所官网
上交所关注海通证券业绩波动带来的影响
从时间线来看,二者的合并重组流程从2024年9月5日发布停牌公告开始,到12月13日通过合并重组交易方案等相关议案,12月23日获上交所受理,再到如今成功过会,历时仅127天。
据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关于此次审核结果的公告,在现场问询环节,上交所最关心的是海通证券的业绩变动。
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代表结合海通证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变化、未来整合管控安排,说明本次交易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上交所也要求独立财务顾问、会计师代表发表明确意见。
在此次并购案中,东方证券(600958.SH)、中银证券(601696.SH)分别担任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的独立财务顾问。
据海通证券此前发布的2024年三季报,其归母净利润出现了二十年以来的首次亏损,总营收128.99亿元,同比下滑42.86%;归母净利润为-6.5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68亿元。
对于海通证券的亏损,无论是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上会稿,还是东方证券和中银证券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均没有提及海通证券亏损所带来的影响。本次重大重组并购案也并不涉及业绩承诺。
尽快完成营运整合过渡,券商“航母”即将起航
上会稿内容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国泰君安在境内共设有37家证券分公司、345家证券营业部、25家期货分公司,并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美国、英国、新加坡、越南等地设有境外机构。
而海通证券则是在境内共设有41家证券分公司、297家证券营业部、11家期货分公司。此外,海通证券还有34家期货营业部,在全球5大洲1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行、子公司或代表处。
2024年12月22日,香港证监会批准国泰君安作为存续公司,在本次合并后成为海通证券相关境外子公司大股东。这意味着海通证券曾经最“亮眼”的子公司海通国际(00665.HK,已于2024年1月私有化)即将成为国泰君安的控股子公司。
时代财经曾报道,国泰君安旗下的境外子公司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与海通国际的业务、定位都相近,双方都持有香港6号牌照(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9号牌照(提供资产管理),均涉及企业融资和资产管理业务。针对此次并购重组所带来的变化,国泰君安已在2024年11月向国泰君安国际出具不竞争承诺函,国泰君安国际将优先获得商业机会。
不过,对于这艘即将到来的券商“航母”,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两家业务重合的子公司问题。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国君+海通”合并后归母净资产3267亿元,净资本1774亿元,位居券商行业第一。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表示,在本次交易后将尽快完成营运整合过渡,推进包括子公司在内的各类牌照整合、业务划分等工作,有序做好各项业务、账户数据、系统平台的变更或合并,快速平稳实现业务、客户的整体迁移合并。
同时强调,合并后公司将坚持以服务金融强国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己任,强化功能定位,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向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迈进。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本文地址: http://ssjlkfyy.cn/post/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