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快推动上海市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创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鼓励地方出台支持新型储能制造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发展的专项政策。 根据方案,到20...
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快推动上海市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创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鼓励地方出台支持新型储能制造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发展的专项政策。
根据方案,到2026年,建立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打造两个新型储能产业园,培育10家以上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优质企业,力争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储能削峰初见成效,带动产业规模近千亿级。到2030年,引育结合形成千亿级规模领军企业,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实现尖峰负荷全削减,带动产业规模再翻番。
建设多元开放的示范应用场景
方案提出,科学布局独立储能电站。利用好既有能源电力设施场地资源和接入条件,合理布局、滚动实施独立储能电站建设(指独立并入公共电网,具备独立计量和发电自动控制功能,充电功率1万千瓦及以上的储能电站),探索符合超大型资源输入城市特点的独立储能发展模式。
2025年1月1日起,新开工(含升级改造)集中式陆上风电,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的20%、额定充放电时长不低于4小时配置新型储能,新建海上风电按照竞争配置要求配置;采用独立储能电站形式建设,通过自建、合建或容量租赁的模式实现。
根据方案,强化桩、网、车三端支撑,加快发展V2G应用场景。桩端加快推进小区V2G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充电场站V2G示范项目,力争到2030年,完成3万—5万个智能充放电桩建设。网端加快开发和优化新型储能智能聚合系统。研究出台充放电分时电价机制,远期结合电力市场建设,引导用户常态化有序充电和尖峰时段放电并获得稳定收益。车端结合上海市新能源车政策,推动车辆开放和完善放电功能,明确放电技术、频次要求,研究建立车网互动的测试和标准体系,完善车辆电池放电质保体系和保险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氢基能源。以绿醇绿氨为重点,远期形成临港新片区、嘉定区、化工区、外高桥区域四大氢基能源基地布局。绿醇面向航运持续提升加注能力,在布局市外产能的同时,发挥好本地资源“压舱石”作用。绿氨聚焦煤电掺烧,在化工区布局绿氨示范工厂,推动生产成本下降,结合火电项目建设和升级改造开展绿氨掺烧示范,逐步提高掺烧比例,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开拓新途径。
打造技术创新高地
在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高地方面,方案指出,支持全过程安全技术开发,加强新型储能高效集成技术开发,探索新型储能调节能力技术。此外,还需布局前瞻性储能关键技术。研究超导储能、金属-空气电池、铅炭石墨烯电池、高安全性水系电池等前沿储能技术。推动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超高温熔盐和热化学储热等储能技术持续进步。
在布局均衡协调的产业发展格局方面,方案提出提升先进锂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此外,方案还部署了推动多种储能装备和材料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技术服务产业、培育新型储能产业空间载体的具体措施。
在保障体系方面,方案指出,加大政策金融支持力度。加快研究出台扶持政策,支持新型储能项目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将新型储能纳入首台(套)技术装备鼓励政策扶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对储能领域企业提供优惠利率、专项贷款等产品服务。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融资租赁支持储能项目设备采购。引导在沪保险机构研究开发面向储能项目的保险产品。依托市内行业头部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与金融机构共同组建新型储能发展基金,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支持产学研用各关键环节创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地址: http://ssjlkfyy.cn/post/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