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芳岁末年初,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征集活动,或通过现场交流座谈面对面了解民意,或广发公开信听取民声,或通过网络平台征集民需,目的是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然而,有少数地方和单位简单地把办实事同办新事之间划等号,常常谋划新实事,而轻视或者搁置了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的实事。办实事,本应是政府深入群众、了解民情、解决民忧的务实行动,要求从群众的实...
杨忠芳
岁末年初,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征集活动,或通过现场交流座谈面对面了解民意,或广发公开信听取民声,或通过网络平台征集民需,目的是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然而,有少数地方和单位简单地把办实事同办新事之间划等号,常常谋划新实事,而轻视或者搁置了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的实事。
办实事,本应是政府深入群众、了解民情、解决民忧的务实行动,要求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聚焦民生痛点,精准施策,持续发力。然而,有的地方和单位却将办实事变成一种形式上的“创新竞赛”,热衷于谋划新实事、建立新台账、取得新业绩。这种倾向的背后,是对实事本质的误解和对政绩的片面追求。
实事,并非仅仅指那些能够迅速见效、吸引眼球的新项目,更包括那些关乎民生福祉、需要长期努力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只关注新项目,忽视了这些基础性工作,那么办实事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成为浮于表面的“面子工程”。
将办实事等同于办新事,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更让一些本已启动的实事项目半途而废,成为了“半拉子工程”。这些项目原本承载着群众的期望和公共管理服务机构的承诺,却因为要给新实事让位,在谋划上减重、推进上减速、效果上减分。这样的行为,无法真正解决民生问题,也让群众产生失落感。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办实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规划、持续推进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投入、持续推进的项目,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一抓到底、不见成效不松手。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事项目计划,建立健全实事项目的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进度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推进的项目,应及时向群众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妥善解决。这样的为群众办实事,才能真正聚民心、促发展。
本文地址: http://ssjlkfyy.cn/post/1737.html